融合报道如何走向“融合+深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3-06-19 13:43:50

融合报道如何走向“融合+深度”

张雪娇

在“数”与“云”扑面而来的今天,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引领主流思想舆论,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时代赋予媒体人的历史使命。进入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媒体又该如何继续迎接新挑战、变革创新、勇立潮头?融合报道又该融什么?怎么融?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代表了当前中国媒体融合报道的最高水准。2022年,第32届中国新闻奖迎来重大改革,首次增设“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两个专门奖项,目的是倡导充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提供有较好传播效果的新闻作品和信息服务产品。本届中国新闻奖共有22件融合报道作品获奖。本文通过梳理融合报道获奖作品,试图分析各家媒体在重大选题中的创新表达思路,以期对主流媒体探索融媒精品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凝心聚力守正创新

打造移动端沉浸式体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技术赋能媒体融合。纵观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加载失败

一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笔者梳理22件获奖作品发现,该届获奖作品角度新颖、形式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新平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报道上亮点频现,精彩纷呈。新华社《2021,送你一张船票》以船票带入百年征程。以南湖红船为线索,将文字、国潮插画、闯关游戏、音乐、音频文献融合到H5之中,让网民领取船票,置身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走向复兴的百年征程中,感受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科技日报社《放大音量!听百年最硬核声音》筛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天问一号等火箭发射穿云声;山东号航母下海、奋斗者号深潜声、三峡工程开闸放水声;原子弹、氢弹爆炸声等10余个中国科技创新最硬核的声音,以视频快剪形式,呈现在党的领导下将困难当阶梯用于登攀的中国科技奋斗史。

加载失败

二是全景呈现,沉浸联动。从该届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关于重大选题的融媒体产品偏向于用全景的方式制作,全平台联动传播,让用户深度参与,沉浸体验。人民日报社《复兴大道100号》,长图绘出3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大气恢宏,包括5000多个人物、400余座建筑,以一条路串起百年时间线,并实现长图、H5、可伸缩矢量图形交互、线下互动体验馆等多元形式呈现,在把准内容导向的同时,做到了寓教于乐。

封面新闻《雪山下有个熊猫村》在动态交互的传播中,全景式展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内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藏族村落,讲述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作品在封面新闻发布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转发,特别是创意的四宫格国风海报,引爆朋友圈。H5在手绘国风的讲述下,吸引受众互动点击参与讲述,视听交互中,沉浸式体验一个村庄的生态之美。

加载失败

三是视角独特,形式新颖。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各级媒体精心组织素材,从不同角度切入,生动诠释这一宏大主题。部分获奖作品视角独特、形式新颖,受到网友和评委的青睐。新华社《C位是怎样炼成的》围绕建党百年和新中国成立72周年,首次将卫星“手段”与“政论”题材融合,将天空视角下的“上海—嘉兴—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连接成的“C”字轨迹与“中国C位”意象打通,角度独特。为隆重庆祝建党百年,农民日报社策划制作系列融媒体产品《那些值得铭记的“第一”》《那些永载史册的大事件》《那些影响深远的法律法规》等作品提炼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在百年历史中,最值得书写和铭记的十大“第一”、十大事件、十大法律法规,对党史中的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法律法规进行集纳和分析,为百年历史征程梳理了脉络、标注了高点。

团队协作技术赋能

围绕互动进行策划和创新

笔者梳理发现,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类奖项22件获奖作品中,仅2件作品的主创是3人,其余作品的主创都是5人以上。可见,依靠团队力量,用好新技术,制作出让用户主动参与体验的新媒体产品,是融合的要义。

一是增强“协同”之力,释放“融合”之效。重大策划和创优题材的媒体融合类产品,早已不像传统媒体一样由单独的记者编辑等制作完成,其需要的是跨部门、跨区域的团结协作。天津津云新媒体《稻子熟了》以“手绘长图+H5互动+短视频”的融合报道形式,展现了袁隆平院士为杂交水稻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感人故事。该作品采编制作历时近4个月,津云新媒体派出多路记者在天津、山东、新疆、湖南等多省(区、市)围绕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开展耐盐碱水稻研究和完成“三系法”“两系法”“超级稻”技术攻克等重要成就进行视频拍摄,获取了大量珍贵的一手素材。

二是建立用户思维,引发共情共鸣。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绝不仅是现有媒体形式及信息生产流程的整合,更应是对用户需求的融合、用户思维的融入。无论是信息呈现方式的创新,还是信息内容的筛选,首要的关注点应是用户需求,引发共情共鸣。中国网融媒体互动长卷《最后,他说——英雄党员的生命留言》选取建党百年历史上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最后一句话”为切入点,融合文字、音视频、手绘、动画等多种形式回顾其一生。用户可通过手指或鼠标轻击、长按、划动、拖拽,就能“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到英烈身边,使主题宣传与用户情感建立有效连接,让用户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思维创新巧妙布局

重大题材趣味表达

用“硬核声音”呈现百年科技奋斗史、用“一条红线”生动鲜活地展示百年党史……从22件获奖作品来看,懂得主动设置议题,对重大主题报道“举重若轻”,将时代主题“软着陆”到小切口上,是获奖作品的特点之一。

一是严肃题材与流行元素结合。互联网上有很多受年轻人青睐和喜欢的流行元素,这些元素对年轻群体来说,有天然的亲近感。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少作品趣味十足,流量轻松突破千万,甚至上亿。川观新闻《三星堆国宝大型蹦迪现场!3000年电音乐队太上头!》改编流行的电音神曲,数字手绘23件刚出土的三星堆文物,用年轻化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整体风格充满张力和现代感,歌词内涵丰富、方言幽默,既是对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现的创新报道,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艺术表达。

二是采访对象与内容生产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也让采访对象可以有更多的视角参与内容生产过程。湖南日报社《H5丨手机里的小康生活》以“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为主人公,讲述了他的小康故事。区别以往同类作品,该H5作品让朱小红以用户和采访对象的双重身份,深度参与内容生产,产品素材绝大部分来源于用户本人的手机原始素材。创作团队用“手机”作为与用户互动的虚拟载体,产品模拟手机形态来呈现朱小红的“小康”生活。产品设计了“微信”“地图”“相册”等8个最常见的APP图标,通过朱小红的生活视角,嵌入相关联的6个短视频,并融入如微信视频聊天、朋友圈留言等互联网元素,以此让用户产生高度的代入感、共情感与亲切感。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众多融合报道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立足全媒体阵地守正创新、乘势而上,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缩影。当然在成果背后,我们也应看到获奖作品存在的不足。一是传播方式创新不足。尽管众多媒体已经将多终端传播、与社交平台协同传播等方式引入到融媒体传播中,但是笔者梳理获奖作品发现,部分地市级主流媒体报送的作品播放量并不是很高。二是需关注数字鸿沟引发的问题。笔者梳理22件获奖作品发现,有4件作品在网站发布、3件作品是微信公众号发布,其他均是客户端发布。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32.7%的老年人不知如何下载APP。当前,我们不得不考虑老年人和技术陌生用户的需求。这是用户思维和媒体定位的双重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兼顾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互联网注重垂直传播的这一特点背景下,服务于特定群体的创新作品还有待开发。

编辑:付亚丽
责任编辑: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