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聚焦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丨在这里,聆听商文明的回响
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
2024-03-26 09:07:57

加载失败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

在这里,聆听商文明的回响

殷墟正当红。

“欢迎大家来殷墟博物馆新馆,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诚邀海内外人士赴安阳看“亚长”牛尊的视频走红网络。

加载失败

“亚长”牛尊。新华社发

安阳殷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亚长”牛尊则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盛酒器。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约1000年。甲骨文和古埃及圣书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印章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宝库中的瑰宝,甲骨文是唯一真正延续至今的文字。中华文明的记录从甲骨文开始至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也成为见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标识。

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它一亮相就捧出了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甲骨等近4000件(套)文物,包括被何毓灵提名的“亚长”牛尊。这些文物四分之三为首展面世。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生活图景可触可感,殷墟火爆出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开馆满月之际,已有约9万人前来参观。

加载失败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发

如此殷墟,我们也向往已久!全新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在哪儿?在这里如何感触商文明?带着好奇,我们近日来到河南安阳,走近那个“人类社会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近距离感受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中华文明的力量。

这里的文物会讲故事

打开小红书、B站,各类殷墟博物馆新馆的“打卡”视频层出不穷。

“每天去那里的人,嗷嗷多。”到安阳的次日一早,我们打车前往殷墟博物馆新馆,出租车小哥这样说。

跟着人流往里走,青铜色的大门上方,甲骨文字“天邑商”3个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里曾经有全世界最大的“青铜铸造厂”,有当时居于世界前列、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商王朝国都富丽堂皇,是天下四方学习的榜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骄傲地把自己的国都称为“天邑商”。

67岁的田运平,安阳市龙安区东风乡郭潘流村村民,已经“二刷”殷墟博物馆新馆的他忍不住感叹:“你说,过去的人怎么这么聪明,造出这么多精美的东西。”

跟随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的脚步,我们走进“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大常设展览,以及“子何人哉”“长从何来”“车辚辚,马萧萧”三个特色主题展,见识到“文物富矿”的豪横。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2.2万平方米。拥有大量刻辞的甲骨,成组成套展出的铜觚、铜爵、铜斝等,还有各式玉器、陶器……新馆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造器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的文物会讲故事。

加载失败

工作人员在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厅内修复车马遗迹(2024年2月23日)。新华社发

在“长从何来”专题展区,我们看到了备受人们喜爱的“亚长”牛尊。其造型极为写实,牛形青铜盛酒器体态健壮肥硕,牛抬头伸颈,背部微凹,上有一个长方形的铜盖,牛身布满了龙、鸟、鱼等动物的纹饰,尤以腹部两侧的虎纹最为突出。牛的脖子下面和器盖内壁还有铭文“亚长”。

一个青铜手形器也因其独特造型吸引了不少游客热烈围观——它比成人手略小,呈微曲半握状,五指比例适中,关节清晰,指尖圆滑,指甲微露,手背之上装饰半个饕餮纹,手腕截面呈椭圆形。其内残留碳化木柄,功用有“假肢”“权杖”“工具”等说法,不过目前尚无定论。

透物见人。赵清荣介绍,判断墓主人身份,最直接的线索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牛尊、手形器等131件青铜器上都铸有铭文“亚长”二字。“亚”字可能专指带兵打仗的武官;“长”是墓主人家族的姓氏。由此,考古学家判断墓主人“亚长”是一位来自“长”族、带兵打仗的高级武将。

“长从何来”专题展,首次系统展出了亚长墓中出土的577件文物。成组的文物,不仅体现了亚长作为将军铁血的一面,也展示了他的日常生活。例如,墓中出土的“调色器”等生活器具,展现出这位大商猛将柔情的一面,亚长的形象也立体鲜活起来。

同样让游客大饱眼福的,还有司母辛鼎。这是从大名鼎鼎的妇好——商朝第23任君主武丁的配偶、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位女将军墓中发掘出来的。上有兽面纹、雷纹,造型大气恢弘,被称为“镇馆之宝”,真品和复制品同列左右。

新馆还有“最壕甲骨”,作为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它外观华美,同时彰显商王权威,记录了商王与军队巡视捕猎的事件。

在新馆,我们还能窥见商代人的生活起居,不禁感慨古今相通。

“子何人哉”展区,110余片首次展出的甲骨记录了一位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考古工作者推测“子”是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儿子,是一位热衷于占卜的问卜者。其占卜内容涉及祭祀、贡纳、军事、田猎、宴饮、舞乐等诸多事项,以“日记式”生动再现了商王朝“王子”的方方面面。

其中一条“子其疫,弜往学”的卜辞,引起我们的兴趣。“这条卜辞记录着‘子’入学后有一日生病,但又不敢旷课,于是占卜,这次的病是否严重?是否能去上学?”赵清荣说,这条卜辞也被称为“3000年前请假条”——当时的学校和现在一样,不能无故旷课。我们猜想,“小王子”应该成功逃课了吧。

赵清荣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和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朝的城市文明、礼乐文明、青铜文明、文字文明和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当我们来到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参观时,觉得特别热。原以为是衣服穿多了,赵清荣笑着解密,商代时期的自然环境与今天的气候条件有显著差异。通过考古学的研究和出土文物的分析,商代气候温暖湿润。在这个用透镜壁画营造的农耕渔猎场景中,大家可以沉浸式体验商代的自然生态。

甲骨文和浙江人有缘

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

孔子说:“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在甲骨文发现之前,商代历史的研究资料匮乏。直到1899年,情况才有了改变。

“当时,清朝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精于金石、擅长书法、通晓医术,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材上刻有图形符号,可能是一种古文字。于是,他有意搜集,由此开启了甲骨文研究的历史。”瑞安市甲骨文学会会长曾定煜多年来致力于甲骨文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传承弘扬甲骨文化,他为我们讲起了甲骨文初研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浙江人关联密切。

清末浙江瑞安人孙诒让(1848-1908),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名字。曾定煜说,孙诒让幼承家学,在古文字方面有极高造诣。他在1904年得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后,凭着自身的古文字功底,对该书拓片上的甲骨卜辞进行分类,逐个辨析大部分单字,考释出180多个甲骨文字,写出约5万字的《契文举例》。这本书是最早阐释甲骨文结构和文义的著作,孙诒让也因此被称作“考释甲骨文第一人”,甲骨学的开山鼻祖。

1905年,孙诒让又从文字学的角度总结自己研究甲骨和金文的成果,写了《名原》一书,开创了用甲骨文考证古文字的先例,也开辟了古文字学的研究新途径。

加载失败

张展用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给破碎的甲骨片“拼拼图”。《浙江日报》记者 徐坊 摄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甲骨文化,并纪念孙诒让的历史贡献,2012年11月,瑞安市甲骨文学会成立。

还有一个祖籍浙江上虞的人,也名列甲骨文研究史,他叫罗振玉(1866-1940)。他经过多方打探,得知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也就是殷墟。然后,他亲自到殷墟去调查、探访。

他著有《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考释》,考释出500多个甲骨单字。有了这几百个关键的常用字,许多甲骨卜辞就能够通读。《殷虚书契考释》这本书标志着甲骨学从初创时期进入全面阐释时期。

曾定煜说:“罗振玉在甲骨的搜集、保藏、流传和考释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可以说是甲骨文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而提到罗振玉的甲骨文研究,又不得不提另一位著名的学者——浙江海宁人王国维(1877-1927)。

在和罗振玉的交往中,王国维也对甲骨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来考证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他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篇文章里把《史记·殷本纪》中的帝王名号、世系和甲骨文一一对照,证明《殷本纪》基本是正确的,并对其中的小错误做了修正。罗振玉和王国维还同列“甲骨四堂”(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在安阳师范学院陈列馆,我们看到了甲骨文研究中更多浙江人的身影。

嘉兴人唐兰、严一萍,上虞人陈梦家,海宁人金祥恒,宁波人裘锡圭……他们在甲骨文字考释、甲骨缀合、商代宗教礼制和其他研究等方面各有贡献。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骄傲——浙江这片人文积淀深厚的土地,孕育出众多博学多识的学者大儒,为甲骨文的文字研究、释义贡献了才学。

20世纪20年代,有西方学者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殷墟的多次发掘以及甲骨文研究不断推进,中国学界得以有力回击这一观点。

赵清荣告诉我们,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早期发展的核心奠基地,培养出了一批现代考古的专业人才。像多次主持殷墟发掘的李济、梁思永等人,后来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同时,随着殷墟的多次发掘,我国考古技术和方法也得以改进、提高,并推动了早期考古文化体系的构建。

“甲骨文的出现,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殷墟;而殷墟的发掘、研究,既是我们认识、了解商代文明与历史的钥匙,也为后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赵清荣说。

做一做甲骨文广播操

长期以来,甲骨文一直被视为冷门绝学。何毓灵在殷墟考古一线工作了25年,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传承好优秀文化,也是他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安阳的这几天,我们欣喜地发现,甲骨文正以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个动作应该这么讲解,向下经前,摆置前上,外手在上……”走进安阳师范学院里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循声来到音乐学院舞蹈老师龚慕凡的工作室。四五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龚慕凡和一位体操老师面对镜子,边演示边商议怎样更好地讲解甲骨文广播体操动作。

龚慕凡是舞蹈老师,也是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助理实验员。去年以来,主要由她编创的甲骨文广播体操火遍全国。如今,不仅跳广场舞的大妈喜欢,安阳全市的中小学生也在跳。此外,甲骨文广播体操还推广到了北京、山东、湖南等地的部分学校。

“身体左转,手臂前伸,双腿微屈加提腕,这就是甲骨文的‘人’字;两腿分开,两臂伸直,五指张开,手臂内旋,便是一个甲骨文的‘舞’字……”龚慕凡现场用广播体操动作给我们演绎了19个甲骨文,短短5分钟的广播体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帮助“识字”。她在推广中发现,由于体操和舞蹈的专业术语存在较大差异,在教授过程中容易出现动作分解不到位的问题。于是她特地请来体操老师再校准,致力于实现甲骨文广播操的标准化、规范化。

不远处的另一间工作室里,甲骨文实验室字形识别与分析研究室主任张展,正在用计算机给破碎的甲骨片“拼拼图”。

殷墟出土了大约16万件甲骨碎片。这些数量巨大的甲骨文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至少174家机构。得益于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的建立,它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录、文献收集起来,建立甲骨文字形库,并向全世界免费开放。

张展利用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在已录入系统的上万块甲骨碎片中按照边缘、纹理和残辞匹配的目标进行搜索,分分钟就能做到现存甲骨碎片智能缀合。他告诉我们,目前他们团队已经缀合甲骨碎片60组。

实验室还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进入小程序,里面设有“猜字”“临摹”等游戏。我们点击已考释甲骨文中的任意一个字,可以猜字、临摹,学习甲骨文的造字规律,还可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创造”现代汉字的甲骨文。安阳师范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善表示,“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形成了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双向互动的参与“众创模式”,颇受好评。

加载失败

殷墟博物馆新馆外景。拍友 彭捷 摄

殷墟的“家底”是如此丰厚,虽经近百年考古,被挖掘部分仍不到总面积的5%。巨大的宝藏、谜题的破解,正在期待更多的人才。

走出殷墟博物馆新馆,回望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面镌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个大字,它出自商朝开国国君汤盘铭上的箴言。这9个字,历久弥新,在今天依然被一代代中国人认知、理解、践行。

编辑:张丹 张泰睿
责任编辑:阎亮